朱哲琴(资料图)
2009年4月,朱哲琴和她的团队开启了“世界听见——民族音乐寻访之旅”,四年半之后,一张名为《月出》的专辑终于面世,它记录了朱哲琴和团队在过去1600多个日子中的音乐旅程奇遇,同时也将一张古老而又新鲜的音乐地图铺展在大众眼前。
对于一张音乐专辑而言,1600多个“待产日”的确有点漫长。在这个过程中,朱哲琴深入云南、内蒙古、新疆、西藏、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集第一手音乐见闻,将那些即将消逝的古老民族音乐记录下来,最终收集了15个中国少数民族原生部族的一千多首音乐素材精粹标本。尔后,创作团队对上千首采样进行整理编辑提取,将这些来自不同族群文化和生态时空的南腔北调汇聚梳理整合,使它们相互承接、凸显、融入、呼应,使所有不相干的音乐段落按照音乐人想象中的样子组合对话、承接转合,传达出特定的音乐主题。
《月出》是一张记录民族音乐的地图,它让大众听到了贵州侗族大歌、西藏藏族六弦弹唱、云南楚雄彝族小三弦等中国民族音乐,同时还将苗族台江飞歌传人、蒙古族呼麦及摩顿楚吾尔传人、布依族木叶演奏家等一众民族音乐大师从深山推到了都市的舞台上;《月出》也是一张中国当代音乐的地图,由多民族歌乐师和年轻的新锐音乐家共同绘制,根据民族音乐采样和中国诗经典籍的诗句展开创作,并融入当代的理解思考。“这是一张从传统走向未来的唱片,一边是民族的大师们,一边是新锐的年轻创作者,这种传承是双向的。而我的声音是这个音乐旅行中的导航器。”朱哲琴如是说。
■《月出》民族音乐地图节选
《月出》包含采样有贵州苗族情歌《假如你是一朵花》片段、贵州侗族大歌《夏蝉之歌》片段。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七月》包含采样有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稻花魂》。
苗族飞歌: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
《来弹琴 来跳舞 来唱歌》包含采样有贵州黔东南苗族民歌《阳春三月好风光》、云南哈尼族民歌《春天的时光》、云南楚雄彝族葫芦笙、云南楚雄彝族小三弦、云南红河阿扎河乡彝族口弦、新疆伊犁哈萨克族冬不拉《白天鹅》、内蒙古乌审旗蒙古族长调等。
云南楚雄彝族小三弦:彝族三弦有大小两种,小三弦是彝族古老的乐器之一,大三弦于20世纪40年代流行,常用于歌舞及彝剧的伴奏。小三弦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玉溪、思茅、保山等地区。彝族三弦构造独特,与汉族三弦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