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3D面面观 《机械战警》真实感“令人震颤”
2014-01-15 10:55:09 来源:汉网
  日前,定于春节档上映的好莱坞科幻大片《机械战警》海报曝光后,针对2D/3D/IMAX/中国巨幕等多种制式的讯息,引发了一些资深影迷的困惑。对此索尼影业中国区负责人表示,采用3D技术是考虑到该片的内在需求,新《机械战警》的“3D视觉重建”效果基于剧情需求而产生,无论技术本身有多进步,归根结底还是要为艺术而服务。

真伪3D论:制作精良才是好3D
  一直以来,国内观众对于好莱坞引进的“3D”大片颇多争议。一来铺天盖地的“3D”大片良莠不齐,二来“3D重制”经常带有“伪3D”、“只有字幕是3D”的嫌疑。像《阿凡达》、《雨果》这样的精良3D大片,在技术创造的视觉奇观的基础上,更好地传达了价值和情感倾向;而像《诸神之战》、《加勒比海盗4》之类3D效果较差的片子,则给观众们带来了不佳的观影体验,以致责难四起。

《机械战警》摩托座驾
 
  事实上,认为采用3D摄像机拍摄的电影才能称之为真3D,这样的说法亦欠科学。很多3D电影,即使采用3D摄像机拍摄,也离不开后期的视觉重建工作。后期将2D转成3D的时候,制作“深度地图”是最关键的步骤,即在原来只有XY关系的画面上增加一个Z轴线的深度,在一张2D画面中展示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如何转制,而不是转制这一事实,才造就了“真伪3D”最根本的区别。这一过程,科学的叫法则应是“3D视觉重建”。而判断一部电影该不该利用3D,最主要的标准应是:是否适合用立体空间表述故事。

新《机械战警》武器升级
 
第一人称视角:真实打斗身临其境
  对于2014版新《机械战警》来说,3D技术实际非常利于它传递社会批判的主题和暴力酷烈的氛围。一个变身赛博格后重生的警察,只有在3D营造出来的立体环境中,才能让置身于千变万化的信息处理器中生存的人类现状,和一个强控制社会下的孤独个体,更加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影片中的枪战场面,非常“贴心”地采用了FPS(First-Personal Shooting,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效果,极大地增强了观影的主动性和真实性,这种体验性的视觉冲击力,必须使用3D技术才能发挥到最佳。毕竟,在FPS游戏中,3D游戏早已诞生,而一场机械战警战斗力测试的枪战场面,在向封闭性FPS游戏《反恐精英》、《使命召唤》、《荣誉勋章》致敬的同时,也势必要以技术手段来最大程度上贴近真实的感官体验。另外,新《机械战警》的装备,如手枪、摩托都已升级换代。手枪的外形接近于乌兹微型冲锋枪和乌兹9mm手枪的结合体,而座驾黑色摩托则渊源于川崎SPORT系列的Z1000 ABS与“忍者”1000 ABS。武器装备全新升级的机械战警,需要观众与他同呼吸,共命运,在枪林弹雨的血路中,真切感受到鲜活生命对冰冷程序的顽强抵抗,感受到被侮辱、被损害者血气澎湃的燃情复仇。

《机械战警》FPS测试现场
 
  新《机械战警》翻拍自1987年保罗·范霍文的《机械战警》(又译《铁甲威龙》),由金熊奖得主何塞·帕蒂尔哈执导。目前该片已定于2014年2月12日在北美上映,国内春节档同步上映。在较为低迷的贺岁表现之后,影市将迎来不同凡响的热血冲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