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茂腔传人法秀花坚持传承 把戏台搭到乡下
2014-02-11 15:20:24 来源:

法绣花

法秀花

昨天上午9时30分,一阵清脆而欢快的锣鼓声在黄岛区灵山卫城隍庙旁的戏台上响起,胶州明光茂腔剧团团长法秀花一亮相就引来一片叫好声。一百多名村民用他们真诚的笑声和掌声追捧着他们期盼已久的“明星”。从正月初四算下来,这已经是法秀花的第十五场演出了,而在接下来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还有上百场年前早已排定的演出正在等着他们。

百余村民冒雪露天听茂腔

昨天上午8时许,在黄岛区灵山卫城隍庙旁,两名老人拎着马扎躲在庙门背风处,距离他们大约50米的戏台上,工作人员正在调试音响设备,一个半小时之后,这里将上演一出茂腔名段——《元宵谜》,两名老人早早地来到这里是为了能靠前坐。

8时30分,一辆标着 “演出专车”的大巴停在了戏台旁,上面陆陆续续走下来十几名演员和工作人员,法秀花一面搓着双手一面招呼大家赶紧化妆。临时搭建的简陋的化妆室里很多化妆颜料都冻成了冰疙瘩,无奈之下只能轮番放在电暖气上烤烤,一位乐手的乐器竟然也被冻得变了调,急得他到处找火炉。

演出开始前,天空飘起了雪花,戏台前已经坐了上百名等待开戏的村民,很多人都在向工作人员打听今天登台唱戏的是不是他们的团长法秀花。 9时30分演出开始,锣鼓胡琴配合的曲乐很快将村民们拉到了戏中,他们有的嘴里跟着哼唱,有的随着剧情时而皱眉时而微笑……虽然北风凛冽,粒状的雪花打在脸上生疼,但台下的观众却听得如痴如醉。

生于1963年的法秀花是这个草根茂腔剧团的团长。 1980年高中毕业后因自身能歌善舞,被青岛茂腔剧团选中,开始了学戏生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铺天盖地的流行文化对传统戏曲冲击很大,剧团发展举步维艰,甚至有几年经常发不出工资,在坚持了7年之后,一心想成茂腔名角的法秀花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为了生计她辞去了剧团的工作,进入工厂当了一名工人。

“从工厂出来后自己做生意,钱也赚得越来越多,但心里总是觉得空落落的,说白了就是没有精神上的愉悦。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还是咬着牙把厂子卖了,我要自己办一个茂腔剧团,我就不信唱得这么好的茂腔还能没人听。 ”法秀花说,2004年刚开始的时候剧团很困难,经常入不敷出,而且还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法秀花看准了茂腔这条路,一边分析着市场形式一边坚定地向前走,终于渐渐走上了正轨,如今,剧团的投资已经接近两百万元,工作人员达到36人,每场演出每人都能赚一百元以上,演出的剧目也从刚刚开始的七八部发展到如今的三四十部。

走村串镇两月演出百场戏

和很多的创业者和探索者一样,茂腔虽为土著曲艺,但真正将它从消失边缘拉回到现实生活,甚至于让它再创辉煌,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关键是路走的对不对。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和再审视成了一种文明发展程度的必然体现。法秀花摒弃了到剧场等着大家来看的模式,带领着她的剧团一头扎进农村的各个乡间,在田间地头摆开戏台,和基层百姓很快打成一片,“以前不景气,受到其他流行文化的冲击是一个原因,但根本的一个原因还是没有扎根基层,不接地气。 ”

2006年,胶州茂腔成功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很多人开始重新将目光投向了茂腔这个已经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地方曲艺,法秀花开始有了走进大剧场演出的机会,但她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茂腔的生命力还是在基层,所以依旧坚定着一定要下乡去演出的信念,今年春节的上百场演出几乎都是在村里。

“老百姓都盼着你来演,这就是茂腔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源泉。”法秀花告诉记者,在演出的时候经常遇到让她感动的事情,记得在2010年8月份的一次演出中下起了雨,但是观众并没有离开,很多人都没有带伞,依旧站在雨中听戏,此情此景让法秀花和她的戏班异常感动,“我们还经常在演出间隙收到观众送来的水,他们怕我们唱坏了嗓子,观众已经把我们当成了家人,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卖力地在台上表演,回馈观众对我们的热爱。 ”

记者了解到,每年过年期间,他们都会持续演出两个月,达到一百多场。平时也是接戏不断,剧团里的工作人员在最淡季也能拿到一千多块的工资,旺季赚到四五千也是常有的事。

非遗传承

手把手培养年轻新一代

法秀花对新人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这是记者采访时很多人说的一句话。戏曲开始前记者就曾在化妆间看到,法秀花在自己化妆间隙一直在为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化妆,边画边对他说这种颜色如何如何使用,那种线条如何如何勾勒。小伙子叫刘汉玉,去年刚刚被法秀花招入麾下,在今天的演出中他的台词不多,大部分都是用肢体语言,法秀花说,这是新人锻炼的必备阶段。

法秀花说:“什么东西都要有新人传承,茂腔也不例外,我非常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茂腔剧团,这绝对不是因为赚个工资才来的,而是真正地喜欢这个。同时在观众中也渐渐出现了年轻人的身影,这都是茂腔接下来发展决定性的因素,我坚信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 ”

寒风中的灵山卫戏台依旧热闹,50米开外,两颗种植于明代的银杏树苍劲挺拔,200多年前,也是在这里,它们见证了茂腔的诞生和后来的辉煌,如今,它们还在这里,见证着焕发第二春的茂腔戏曲以及为了它的传承而费尽心血的人们。

相关链接

茂腔被誉为“胶东之花”

茂腔发源于200多年前,被誉为“胶东之花”,是流行于山东省青岛、潍坊、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小调,传说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周姑调”。因唱词完全口语化,单纯易学,而且伴奏极为简单,很快被民间所接受,目前共有140多个剧目。因为常有唱词在最后阶段突然拔高音阶,被称为“冒调”,茂腔的名字也谐音定了下来。 2006年,胶州茂腔成功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