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顶尖舞团解散震惊全球:政府钱不够用
2014-01-14 16:35:58 来源:

[摘要]德国现代舞蹈家萨莎·沃尔兹(Sasha Waltz)在舞团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的尾声,于“柏林艺术节之屋”记者会上宣布解散其所属的“萨莎·沃尔兹&客人舞团”。

\

萨莎·沃尔兹舞蹈作品《Dialogue09》剧照

东方早报报道 当人们还在崇拜皮娜·鲍什时,德国现代舞蹈家萨莎·沃尔兹(Sasha Waltz)早以桀骜不驯的编舞手法震惊世界。但在人们还来不及识别萨莎有多么震烁古今时,她却在舞团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的尾声,于“柏林艺术节之屋”记者会上宣布解散其所属的“萨莎·沃尔兹&客人舞团”。

萨莎解散舞团的消息最初从台湾媒体《PAR表演艺术》曝开来,兜转了一圈后才于近日传入内地舞蹈圈,引发不小震动。舞蹈家金星 (微博)听闻消息后说,“在世界现代舞发展前沿的德国尚且如此……所以追求现代舞艺术是一名舞者的精神苦旅。”

“政府给的钱不够用,只好解散”

去年恰逢《春之祭》百年诞辰,萨莎于10月适时推出了《春之祭》改编之作《祭》。经典之作重编,以及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的现身观赏,让《祭》的柏林首演一票难求,亦让该作成为柏林舞坛久久不散的话题。也是在去年年底,“柏林艺术节之屋”为萨莎举办了20周年系列回顾演出,有大型新作首演,也有旧作重温。然而,就在12月13日演出新作《折》之前,萨莎宣布,“我已经解雇了所有的舞者。”

解散缘由在于,德国有关文化机构无法承诺给予该团长期经费支助,而舞团目前得到的200万欧元(约1650万元人民币)文化补助,亦无法资助萨莎完美完成多部大作品的跨界编排。多方考量之后,萨莎下了决心,“既然经费不足以建构理想,不如就此解散舞团。”萨莎表示自己此后将以项目方式接受委约,而不再以舞团形态来创作。

这一事件震惊了德国文化界,亦吸引了多家柏林八卦小报争相撰文报道。萨莎感叹,柏林曾给予她许多创作资源,她所有重要的作品都在这里完成,她亦曾代表柏林征战世界各大艺术节,但政府的文化单位近年却无法完全支持她的艺术计划,就连她受邀为阿姆斯特丹歌剧院合作编排的大作品,都碍于经费短绌无缘回到柏林演出。

一次解散,让很少浮出中国水面的萨莎·沃尔兹瞬时热门起来。1963年生于德国西南部城市卡尔斯鲁厄的萨莎,是德国现代舞大师玛丽·魏格曼门徒旗下弟子。24岁之前,她曾先后至阿姆斯特丹与纽约接触即兴舞蹈创作,1990年代崛起于欧洲,被喻为德国现代舞大师皮娜·鲍什的接班人。“皮娜走了之后,德国舞蹈剧场里的一号人物就算她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如此评价说。

舞界标杆是怎样树立的

萨莎擅长利用形态各异的空间编舞,并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舞者、艺术家合作。1993年,萨莎与约亨·桑狄成立了萨莎·沃尔兹&客人舞团。其后三年,萨莎以《旅行家三部曲》:《7点40分》、《泪可轻弹》、《总是六步骤》崛起国际舞坛。《7点40分》以私人和公共空间交汇地——厨房为表现对象,《泪可轻弹》和《总是六步骤》则分别以浴室和卧室为展示主题。在萨莎看来,空间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的身体在不同空间亦会传递不同的信息与思考。

1996年,萨莎又倚靠客厅这一日常生活空间发表了惊艳之作《太空人巷》。该作品以柏林近郊一个欧洲家庭为表现对象,以沙发、茶几等家具构建舞台,描摹了家庭内祖孙三代的各种古怪:走路如憨豆的严厉祖父、整日用吸尘器打扫卫生的矮胖祖母、只顾享受婚姻生活的小夫妻,以及一对备受夫妻忽视的儿女。萨莎以同情与讽刺并置,既深情也残酷的视角,对蜗居于公寓内的都市人做了窒息般的写照,亦揭示了现代人的紧张疯狂。

1999年至2005年,萨莎接掌了有德国戏剧舞蹈界“奥林匹亚圣殿”之称的柏林列宁广场剧院艺术总监一职,与托马斯·欧斯特麦耶等舞团原班人马并肩作战,连续创作了以身体为主题的三部曲《S》、《肉体》和《NoBody》。有人曾认为一直以前卫著称的萨莎算是被正统收编了,但与该剧院五年合约期满之后,萨莎又以独立舞团的姿态,以柏林为基地复兴了萨莎·沃尔兹&客人舞团。25名常驻舞者,以及多达40名的合作者,是其舞团的标配。

2001年首演于柏林犹太博物馆的《肉体》,是萨莎响彻世界的巅峰之作。作为建筑师丹尼尔·利伯斯金的得意之作,犹太博物馆是很多编舞家的灵感缪斯。“犹太博物馆于我的灵感在于凸显了空间在建筑体的遗失感,也启发了我去探究人体在文明历史的具体定义关系和人际间情绪的疏离感。”在《肉体》中,萨莎以死尸和活死人遍布的视觉空间,对二战期间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做了控诉。她用大型装置复制了犹太博物馆的建筑元素,用身体与空间几何图形相呼应。舞者在台上穷尽了身体的各种可能性,既展现美,亦不避讳丑,遍布了对完美与永生的向往,又笼罩于怪物反扑的阴影之中。

“空间”一直是萨莎作品中挥之不去的舞台元素。“我本身就对建筑空间与现代舞之间的关系探究感兴趣,许多建筑空间都对我有很深影响。”在萨莎看来,真实空间和舞者的动态是一种交换关系,“透过那些建筑物塑造出的空间感,我们可以重新检视舞者的肢体与这个人造空间的关联性。从关联性中,我们可以探索文明社会中的城市生活或是村庄社会等题材,将舞蹈中比较具象的表达,抽离至纯粹的身体关系中。”

作为德国舞蹈界的标杆,萨莎的作品继承了舞蹈剧场的“理性思辨”与“人文关怀”,常予观者呼吸急促的戏剧张力,亦习惯以充满危险的暴力,让观者感官深刻。有人评价称,萨莎的作品较皮娜来得华丽且唯物,吊诡的同时,也包容着碎解与接合两种运动,“我并不会刻意去讲求四平八稳的剧场呈现,如何产生一个正面的探索力量才是最要紧的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