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文艺片票房屡受创 生存形势堪忧
2013-11-30 11:34:46 来源:
导演张元的文艺片《有种》票房仅有百十来万元
导演张元的文艺片《有种》票房仅有百十来万元

  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前三季度的票房已经接近2012年全年票房总和。不过,在此背景之下,国产文艺片的票房却屡遭滑铁卢。

  影片“有种”,票房“没种”

  导演张元的文艺片《有种》成功挤进“光棍节”档期,不过,《有种》成为最早在这场厮杀中败下阵来的影片。《有种》发行人高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截至“双十一”,《有种》的票房仅有百十来万元。“光棍节”后,还没等到《地心引力》等大片来袭,《有种》在福州等全国多地的影院就已悄然消失,距其上映还仅仅不到10天。

  《有种》不是今年唯一一部票房“没种”的“有种”文艺片。斩获第49届台湾金马影展“亚洲影评人联盟”奖、包揽第七届FIRST青年影展五项大奖的《美姐》票房仅为52万元;曾在第60届柏林电影节上斩获最佳编剧银熊奖的《团圆》票房则为32万元,更为惨淡。

  靠拢市场依然没观众

  国内的文艺片长期以不屑票房的高傲姿态出现,不过这两年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文艺片营销也纷纷放下身段,逐渐靠拢市场。《美姐》是一部农村题材影片,为了能够打开市场,除了打出“2013最美文艺片”的招牌外,该片的宣传还不惜刻意放大“性”元素,推出多版“裸女”海报和“情欲”宣传片。《有种》则被包装为《北京杂种》的续集,影片中汇集了“80后”、北漂、爱情、背叛等热门元素,试图引发观众共鸣,上映前更是被炒作为“王菲的早期奋斗史”。

  不过,这些没星没腕儿、宣发也较弱的文艺片依然很难引起观众的注意。相比每天较少的排片,文艺片的影院上座率更是极低。有影迷反映,在一些影院,甚至出现因为观影人数太少而临时将《有种》场次取消的情况。“市场不买账,因为现在都是快餐文化,观众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娱乐,为了玩,不会静下心来欣赏文艺片。”福建中兴院线公司副总经理陈首文表示。

  文艺片如何“活下去”

  业内人士认为,文艺片要有好的票房,长期来说需要影迷群体的形成,短期来说则需要吸引人的商业元素。“许多导演在拍商业片成功以后,再来拍文艺片,就有了票房号召力,这也是一条捷径。”陈首文说。

  从长远来看,文艺片的发展更需要政府和大公司的支持,通过补贴保证文艺片的上映空间,逐渐培养起庞大的文艺片影迷群体。导演王小帅表示,法国拥有5000块银幕,其中有2000块必须放艺术电影。对这些专门播放艺术影片的电影院,国家还会出钱补贴,这个方法很值得中国学习。

  同时,具有资金实力和营销优势的大制作公司投资文艺片也容易取得更好的效果。“大的制片商比如华谊,有拍文艺片来丰富公司影片类型的需要,哪怕是赔钱,大公司也赔得起,小公司就经不起折腾。”陈首文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培养起足够的文艺片观影群体,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下中国主流观众群很窄,主要集中在20岁到40岁之间,所以导致电影的需求类型也比较窄,没有区分。10年20年后,随着现在的主流影迷群体年龄增大,观众群体将会细分,不同的电影类型也会细分,找到各自的生存空间。”福建恒业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辉表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