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斌答上海歌手为何北漂:没人想舍近求远
2014-02-19 16:51:25 来源:

胡彦斌

胡彦斌

问:您是上海人,当初有犹豫过要去哪个城市发展吗?为何最终选择去北京?

答: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上海,当初要离开上海是一个犹豫而艰难的决定。2001年18岁的我出道时,是第一个两岸三地同时发片的内地艺人,那时候去香港台湾宣传不方便,所以只单纯靠打歌来推广,没想到在港台的接受度很高,却被当时的内地媒体指“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不是那种一夜爆红的歌手,都是慢慢累积,后来在南方慢慢红了起来。出道两年后,发了两张专辑,北方的反响一直不大,于是开始自我检讨,是不是音乐出了问题,是不是南北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带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哪里有挑战我就要去征服它,我便决定了要去北京。

问:能详细回忆一下初到北京的生活吗?

答:记得很清楚,2004年的冬天妈妈陪着我去了北京,我带上了所有做音乐的设备器材,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把它们塞进了我的小吉普里,把导航目的地设为:北京。我在路上和妈妈讲:妈,你给我三年时间打拼,不成功我就打道回府。这句话一说,就待到了现在,已经十个年头。妈妈后来还是回上海生活,毕竟北方的天气对南方人讲,没有那么容易习惯,而且妈妈的朋友和我们家人都在上海,让她陪我有点太自私了,我现在只要有空就抽时间回去看看她。初到北京的时候租了一间40平米左右的大开间,那年的冬天特别冷,雪下得特别大,我和妈妈在街上走着,雪没过了膝盖,我问妈妈你冷不冷,她说:不冷,这里的冬天更像冬天。

问:您觉得去北京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答: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还是强龙难斗地头蛇得靠自己去体验。都说上海人北京人是冤家,互相看不上,但好像在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一直觉得北京有他的包容性,哪儿来的人都有,认识新朋友也很容易,北京有中国的文化中心之称,所以大部份搞文化的,爱搞文化的,想搞文化的人都扎在这儿了,密度很高,身边随便问个人都感觉都和文化有关,歌手、乐手、编剧、搞话剧的、做电影的、画家等等......会碰撞出很多的想法,很多创意和合作是在饭桌上决定和聊出来的。

对于我作为音乐制作人身份来讲,北京职业乐手的选择会比上海多,可以更贴切地选择我想用的乐手来丰富音乐品质。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乐手录音的差旅费用而降低制作成本。我在北京有自己的录音棚,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音乐创作和制作。而对一般音乐人来说,在北京会有更多的作曲人、填词人、制作人、录音棚、录音师等相关一切的配套选择。

而作为歌手身份来讲,我需要更多的媒体曝光。越来越多电视台录影都把录影棚安排在北京,这样会更方便沟通、交流和执行。对于海外、港台的歌手来说,他只要来北京就做了大部分的宣传,而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去跑宣传。

其实刚才聊的这些都是“圈子”问题。这些人、这些媒体在这里,“圈子”就在这里。

对工作来讲,我觉得北京是个很不错的地方,他让我和行业更紧密的联系。对于生活,这么多年了,还是很思念上海的家。

问:您觉得在上海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答:我觉得上海缺少良好体系,没有一个与国际大都市配套的文化传媒平台,如果有,没人会舍近求远。

问:上海市领导提出,有北漂,为何没有沪漂?请您详细分析一下原因。

答:北漂虽然说是“漂”,但实际上很多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在北京就算是“漂”来的,他也扎根下来,不需要再“漂”了。

而上海没有沪漂,但感觉很多人才都是“飘”走了,还是上面所说的,没有一个合适土壤,让种子可以留下来,生根发芽。

问:上海市领导提出,以前上海有很多歌手,为什么现在上海歌手越来越少,上海流传下去的原创作品越来越少?请您分析一下原因。

上海其实有很多棒的歌手,有很多出色的音乐人,感觉少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浮出水面,不知名所以就觉得少。上海缺乏造星体制。

另一方面就是上海留不住人,没有给予相应的平台让他们去展现、发挥,去做自我价值的体现。

新人需要挖掘,文化需要扶持,上海媒体要胳膊肘往里拐。

去年底,我参加了江苏卫视《全能星战》的节目录制,跟歌坛大哥、偶像陶喆一起音乐交流,最后我拿到了节目的冠军。其实我也希望能在上海的媒体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的音乐。

在朋友圈和一主持人老师聊起,说到上海的跨年晚会,看了节目单,没有一个上海歌手。老师勉强回答道:梦之声学员算是吧。算,这是我们东方卫视制作的红牌节目!突然一种说不出的难过,但几秒钟后就消失了,可能因为习惯了。

问:您作为上海在北京发展成功的歌手,觉得上海留不住人的原因是什么?这个环境存在什么问题?

答:我出道十几年了,去年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太歌文化,虽然一直在北京发展,但成立公司还是选择注册在了上海。

其实随时都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回上海,前提是我的工作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以及让我看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将来。不管我现在是歌手、音乐制作人,还是刚起步的文化公司老板,我都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让我去施展能力的平台。毕竟我的家在上海,我的亲人在这,朋友在这。可以为上海的文化做贡献是我的荣幸。出道这些年,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城市我都会告诉他们,我是一位来自上海的歌手。

很多的问题在这个采访里其实很难回答,可能要更深入地讨论,有一个解决途径的话,做上海的文化产业尽绵薄之力,我一定义不容辞。

问:在工作上会接触很多上海出去的新人吗?他们都会跟您聊些什么困难?您会给他们什么经验?

答:在北京碰到上海老乡会无比的亲切,一般能帮的一定帮。其实困难无非就是适应,文化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言谈、做事风格、思维方式、天气、生活质量等等,这也是很多上海歌手来北京待一下就打道回府的原因。我自己也签了上海的新人-郭一凡,准备帮他实现音乐上的梦想。

问:曾经上海是一个音乐很发达的城市,氛围越来越淡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曾经有上海声像,上海音像,中唱上海分公司等,突然有天就没声音了,落寞的原因又是什么?

答:其实声像、音像、中唱都是出版社体制,他们曾经的辉煌,一部分是源于体制的优势,在盗版尚未肆虐,网络还未兴起之时,拥有发行权,一张泰坦尼克的原声大碟声像可以卖过亿的码洋,这在今天是难以想像的。另一部分是人才的优势,金牌大风最早的起始就是建立在徐家汇汇嘉大厦里的上海艺风。中唱出来的杨圣良老师、冯海宁老师从无到有,把这颗种子埋下,后来才会从上海艺风,变成北京步升,最后到金牌大风这个当时华语区最大的唱片品牌,最初上海艺风的班底都是从声像、音像、中唱上海出来的工作人员,还有签下了我这样的本土的新人来培养。

2000年后各大国际唱片厂牌得以进入,同时音像制品快速从卡带变成CD,然后又迅速网络数字化,声像、音像、中唱上海作为出版社体制,没有办法按照流行音乐市场的标准去打造歌手,实体唱片的销售又一再受到冲击。声像、音像、中唱上海的辉煌在于当时他们垄断了整个中国的实体唱片出版发行市场,但最后这个市场不存在了,音乐行业最后靠版权、靠经纪权去继续发展维系的,只靠代理发行的出版社自然就没落了。

而且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原本总部架设在上海的几大国际厂牌的办事处如索尼、EMI,还有如滚石唱片都逐渐随着市场的不景气而淡出,大批的相关从业人员都离开这个行业或者北漂。人才流失,行业又无自身造血的机制,上海沦为没有办法创造音乐,只能输入的消费基地,这可能是30年代上海有百代唱片开始,从未有过的真空期,上海在整个华语乐坛从未如此的无声无息过,大家只能去徐家汇中唱小红楼(百代唱片)的旧址去想像上海音乐过往的荣景。

问:您觉得如果当初选择留下,会有今天的成就么?

答:假设的事情没人敢说,但是我到今天都没有后悔我当初的选择。

问:您觉得上海这片音乐土壤怎样会越来越好?

答: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及重视。重视原创,对上海本土音乐人、歌手有扶植的规划,优化的待遇。组织有意义的文化交流,利用上海这座城市海派文化的自身优势,创造本地文创产业和全国以及海外优秀人才合作的机会。

理顺文创产业链,上海目前虽称不上文创产业的中心,却是冉冉升起的商业金融中心,如何让文创产业与商业市场贯通。不但完成自产自销,还必须推向全国以乃至全世界。

执行过程中,严格监督每一个环节,做到零贪污。把合理的优秀人才放在合理岗位。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