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琳参赞(左二)、张译丹老师和韩国学员在一起 |
2016年7月20日,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二层展厅里欢声笑语不断,气氛热烈而融洽,桌面上铺展着学员们这几天亲手绘制《出水芙蓉图》。学员们兴奋地围着一位身材高挑、优雅沉静的中国老师,求合影索签名,俨然面对的是一位影视明星。这一天,是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张译丹老师在韩国个人作品展闭幕及中国画小讲堂结业的日子。中国驻韩国使馆文化参赞兼文化中心主任史瑞琳先生亲自出席结业式并亲自为学员颁发证书。在拿到结业证书的一瞬间,学员们大声欢呼,表情中混杂着欢乐与不舍。
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我国政府在亚洲国家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旨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展示中国文化,密切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请。2012年开始,中心每年从国内邀请一位实力派画家到中心举办作品展,同时面向韩国学员开设中国画小讲堂,向韩国人民介绍中国艺术的历史脉络及当代中国美术的成就,为热爱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韩国学员提供近距离接触中国艺术家和中国艺术的机会。前三位举办个人作品展和中国画小讲堂的画家以写意画为主,他们已经为学员讲授了山、水、树、石的基本画法,并且传授了 “以线造型、以线写神”的基础理论。张译丹老师是中心邀请的第一位女画家,且来自于中国国家画院。她此次展出的作品以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为主,要为学员讲授的是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绘画技法。这个信息一发布,反响非常热烈,报名的踊跃程度超乎预期。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不是讲堂场地有限,他们真想扩大招生。
7月13日,“墨魂彩韵——张译丹个人作品展及中国画小讲堂”在首尔中国文化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开幕式上盛况空前,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长朴明真、、韩中文化中心院长卢载宪(前总统卢泰愚之子)、韩国美术协会女性分科委员长兼首尔美术协会副理事长金世贞、韩国美术协会文艺振兴委员长兼韩国人物画美术协会会长朴永吉、大韩民国公务员美术协议会会长文秉敏等中外嘉宾嘉宾80余人云集在中心展厅内。张译丹女士亲自为嘉宾讲解她的每一幅作品。嘉宾们纷纷盛赞张译丹老师唯美的画风、精炼的技法。朴明真女士是在看了张译丹老师的作品图片以后才决定出席画展开幕式的,她说自己非常喜欢小讲堂这种形式,既能让学员看到精美的作品,又能跟艺术家近距离接触,给学员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领略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成就。金世贞理事长高度评价了张译丹女士的作品,她说工笔画需要耐心与境界,其过程犹如高僧得道。张译丹女士凭借非凡的才华从博大精深的传统中提取精化,延展了工笔画的内涵,使其充满哲理,给观众带来异乎寻常的美的感受。卢载宪先生说这是他近年来在韩国看到的最好的中国绘画展,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中国优秀画家能到韩国来举办展览。金世贞理事长的女儿曾经留学美国,对水彩画非常了解。她和一位记者朋友对张老师青绿山水的用色和工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二人热烈地讨论到底是水彩颜料还是其他颜料。当得知这种色彩效果是用毛笔蘸着中国画颜料经过数遍洗染才达到的效果之后,二人连连赞叹。开幕式结束后,参展嘉宾热情地围着张老师交谈,不断地合影留念,还有的人当即表示要收购作品,文化中心工作人员说这么热烈的场面并不多见。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合影 |
在回忆小讲堂筹备过程时,张老师说:“当策展人告诉我说要在韩国开办中国画小讲堂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紧张,甚至想过婉拒,因为我不善言辞,特别怕讲不好。在这点上,我的策展人表现得比我坚决。她认为韩国跟中国有共同的文化根源,韩国人对青绿山水和工笔绘画有都很强的心理认同感,她建议我向韩国学员传授工笔绘画的基本技法。在跟策展人沟通的过程中,我逐渐想清楚了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占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在以西方为主导的语境下,中国文化的声音却不够强大,尽管我们多年来一直想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要求加快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一点让我很受启发。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靠媒体,我们手中的画笔不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都说艺术是沟通人们心灵之间的桥梁,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果我用画笔去讲述中国故事,教他们掌握一些中国画的基本技法,让他们在闲暇之余能够自己动手,岂不更能滋润人们的心灵?韩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唐、宋、明三个朝代,因此韩国人民对青绿山水和工笔花鸟是有感情的。宋代的工笔花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既精于形象又不是天然趣味,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装饰性,学员们肯定愿意学。我可以让他们从头到尾地体验工笔画的每一个步骤。五天的时间虽然有点短,但是也可以完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张译丹老师亲自为学员做示范 |
张译丹老师指导学员染色 |
于是,张老师拿出在艺术上追求卓越与完美的劲头,自己购买了包括勾线笔、毛笔、熟宣、颜料等30套画具,精心挑选画谱,在国内制作好底版,还自备砚台和墨块,随作品一同运抵首尔。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连连感叹:“张老师真是太认真、太好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老师自费购买材料的,以前的老师都是让我们准备的。这次小讲堂的学员们有福气啊!”
果不其然,学员们看了张老师精美的作品,纷纷赞不绝口:青绿山水的清新典雅让她们的心灵在繁忙中得到放松,工笔人物画中描绘得场景又让她们感同身受。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认真地听张老师讲解工笔绘画的每一个步骤,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勾线、刷底色,张老师逐一为学生讲解示范,纠正他们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一节课结束的时候,这些零基础的学员们便完成了《出水芙蓉图》的勾线,并且学会了刷底色。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张老师带领学员开始染色,从分染、统染到罩染、提染,学员们充分体验到每一个步骤的乐趣。在等待洗染干燥的过程中,张老师不失时机地讲解中国绘画发展简史,让学员们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这一切都让初次接触工笔画的学员们觉得新鲜和好奇,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热情:“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体验,绘制工笔画的过程竟有真么多有趣的步骤,真的好神奇!”“参加小讲堂,既能学习中国绘画,还能练习汉语, 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张老师非常耐心和热情,一笔一笔地指导我们作画,让我很容易就能掌握基本技法,真的非常有意思!”课余时间,学员们排着队跟张老师合影、请张老师在作品上签字,还排队邀请张老师共进午餐、一起喝咖啡,抓紧一切时间交流,更有上午班的学生下课不走,在下午班上接着学习。为了保证学员们在结业的时候能拿到满意的作品,张老师和助理在下课之后都留在中心,给学员们的作品做些处理。
学员们与张译丹老师合影 |
结业式上,学员们手捧自己亲手绘制的出水芙蓉图,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中心主任史瑞琳参赞亲自为他们颁发证书,他希望此次工笔画体验能够成为学员们的美好回忆,并鼓励学员们继续练习,争取在中心举办自己的展览。
这次赴韩国举办个人作品展和中国绘画小讲堂,张老师以卓越的才华、雍容的气度、认真的态度、非凡的亲和力赢得了韩国观众和学员的心,用手中的画笔身体力行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张老师说:“我是做事认真的人,喜欢脚踏实地,愿意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尽一点绵薄之力。我的策展人也是如此,她认为展览是一种传播方式,要想做好,必须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做好本土化,要充分考虑到,而不是自说自话,这样让作品走入受众的内心世界。我们不想把展览办成蜻蜓点水式的,也不想为了展览而展览,带去一大堆展品,也不管观众是否愿意看,找个场地、请几个外国人、找几个记者回来一发稿,炒作一番就成了。我们就想把自己的展览做成一个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发展的窗口。去年在法国的展览,我带去的也是青绿山水和工笔任务,其中工笔人物的比重稍微大一点。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大多数法国人并不了解中国绘画发展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如我们对法国艺术发展史的了解那么清楚。因此他们对青绿山水的接受度于我们的想象存在一定差距。工笔人物则不同,其中的场景和人物的面部表情是那样的熟悉,我想表现的是每一个都市女性都曾有过的心境,它们很容易就获得了法国人的认同。当时就有法方人士邀请我在合适的时候去巴黎办一个工笔人物画展。这次来韩国,考虑到韩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加大了青绿山水的比重。韩国展览和小讲堂的成功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我和我的策展人非常兴奋,我们的路子是对的。今后我们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不仅要向外国观众展示中国绘画,同时还要教会他们技法,培养他们自主动手的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中国艺术。”
张译丹老师向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介绍自己的作品 |
从张老师平实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实力派女画家的责任与担当,她能站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高度来考虑问题,把自己的艺术与中国故事切实地结合在一起,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手中的画笔变成媒体,用艺术的方式来讲中国故事,这种胸怀和视野在画家中并不多见。张老师在韩国个人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功,得益于策展人和主办单位精心的设计,更得益于她本人的思想深度和内涵。很多时候,我们的对外文化传播还停留在表面,忽略了语言、忽略了文化传统、自说自话、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短平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引起外国人的反感。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身为文化人的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够将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而是要从历史和社会角度深入挖掘,把我们想说的和别人想听的结合起来,做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