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欧丁剧场主创讲述作品《盐》是如何制成的
2014-11-27 10:34:51 来源:搜狐娱乐
《盐》讲述了一个女人追寻旧爱的故事,盐象征了风干的泪水。Tony d
《盐》讲述了一个女人追寻旧爱的故事,盐象征了风干的泪水。Tony d'Urso 摄

 

萝伯塔·卡拉里在工作坊中展示了一段每天都做的基本训练——慢动作,将所有动作变成慢速的同时,保持身体的控制与平衡。Tony d
萝伯塔-卡拉里在工作坊中展示了一段每天都做的基本训练:慢动作,将所有动作变成慢速的同时,保持身体的控制与平衡。Tony d'Urso 摄

 

今年在乌镇戏剧节演出的《追忆》,观众仿佛坐在演员家中。 Tommy Bay 摄
今年在乌镇戏剧节演出的《追忆》,观众仿佛坐在演员家中。 Tommy Bay 摄

 

观看《鲸鱼骨骸内》的观众面前摆放着烛台、红酒和面包。 Mihaela Marin 摄
观看《鲸鱼骨骸内》的观众面前摆放着烛台、红酒和面包。 Mihaela Marin 摄


  新京报讯 在建团五十周年之际,来自挪威的欧丁剧场(Odin Teatret)受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之邀首度在北京亮相。昨晚和今晚,作品《盐》在人艺实验剧场上演两场,演出票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售罄。由于后续的巡演日程满档,在加演无望的情况下,主办方与剧团协商在演出前两日临时加开了两场工作坊,由《盐》的主演萝伯塔-卡拉里(Roberta Carreri)展示欧丁演员的日常训练和创作。由于限制人数,观众多为业界人士与戏剧爱好者,其中不少人都是因为没买到《盐》的票而赶来一睹究竟。

  欧丁剧场

  1964年,欧丁剧场在挪威奥斯陆成立,创办者是当时年仅28岁的意大利人尤金诺·芭芭。此前,芭芭已经跟着波兰戏剧大师格洛托夫斯基学习了三年,亟待在异国开启自己的事业。芭芭招兵买马的方式日后也成了传奇:他找到十几个心怀梦想却被戏剧学院拒之门外的年轻人,带着他们一起做表演训练。一周后,十几人走了大半,剩下的五个人成为了欧丁剧场的创团成员。他们中有的人会跳芭蕾,有的人学过杂技,还有的会点默剧,在学习芭芭带来的技巧之外,他们也互相学习。过了两年,欧丁剧场到丹麦的霍尔斯特布罗演出,受到当地邀请迁往驻扎。霍尔斯特布罗是丹麦北部一个偏僻的小镇,人口只有两万多,也没有戏剧传统。近五十年来,欧丁剧场却在那里生根发芽,籍籍无名的霍尔斯特布罗也成为了世界戏剧人的圣地。

  制《盐》

  缘起 花5年准备1小时的即兴表演

  在欧丁剧场,前三年都是老演员带着新演员做基础训练。三年后,每个演员就要尝试去发展适合自己的训练,在此过程中找到作为演员的“存在感”。萝伯塔·卡拉里将其描述为“身心合一”,即通过训练,不断缩短思想与行动之间的距离。她在欧丁前二十年的训练都在即兴表演中度过,大多数时候,这些表演并非为了特定的演出准备,而只是演员日常训练的一部分。积累一定素材后,演员可以请芭芭来看他们展示,《盐》正是这样诞生的。芭芭在看了卡拉里和剧团音乐家菲尔斯列夫花费五年准备的一小时即兴表演后表示,可能能做一部戏。于是芭芭给了卡拉里一本安东尼奥·塔布奇的书信体短篇小说《天色渐晚》,他们截取了书中的一章“风中的信”作为台词创作出《盐》。

  创作 女人用泪追寻旧爱的故事

  50分钟的《盐》由卡拉里的表演、舞蹈和歌唱,与菲尔斯列夫的现场伴奏组成。菲尔斯列夫介绍了《盐》创作的起始点,“最初的想法是我们想放很多蜡烛在舞台上。然后我们想到,可以用一些沙子或盐去熄灭烛火。经过试验,我们看到盐缓缓落下的画面很美,后来干脆放弃了蜡烛的想法,直接用了盐”。《盐》讲述了一个女人追寻旧爱的故事,“她流下很多眼泪,而眼泪中有盐分,眼泪中盐分的含量与海水里盐分的含量很相近。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戏叫做‘盐’的由来”。

  释疑

  为何每场观众人数很少? “戏剧就是少数人的选择”

  票房火爆并不令人意外,实际上这两年欧丁剧场在乌镇戏剧节的演出也是一票难求。一来毕竟欧丁名声在外,有兴趣的观众不在少数;二来因为他们的戏总是在很小的空间里表演,比如去年在乌镇上演的《鲸鱼骨骸内》仅能容纳50位观众,每位观众都像是欧丁的客人被迎进剧场,摆在观众面前的是烛台、红酒和面包。今年在乌镇演出的《追忆》每场只卖40张票,观众也因此获得仿佛坐在演员家中的客厅一般亲密的观剧体验。而《盐》的演出,每场也就150人左右。

  可接纳的观众人数过少,曾令欧丁剧场招致不少批评。演员萝伯塔·卡拉里解释称,正因地方小,每个观众才能获得如同坐在第一排的优待,他们也能看见演员用肢体说话,“相反,如果是2000个座位的剧场,再放上一个大屏幕,那跟在家看电视没什么区别”。

  而对尤金诺-芭芭而言,戏剧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我们知道有些人对戏剧无感,也没有这个需求,他们可能看些别的,比如体育比赛。所以在一个民主社会,戏剧就是少数人的选择,因为绝大多数人会去看电视和电影”。

  为何不用字幕? 靠表演者的能量打动观众

  在许多中国观众的认知里,戏剧与文学始终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一般外国戏到中国巡演,字幕呈现的效果都会对观众的接受度有直接影响,但欧丁剧场在国际巡演数十年,却都不放字幕。这是由于文本并非欧丁剧场的核心,演员的身体才是。卡拉里解释称,欧丁的戏一开始都是没有文本的,比如《盐》里的文本就是芭芭想起来刚看过那本书,就用里面的文本拼贴出台词。“我们先有了动作,再把台词放到动作之上,然后台词也会影响动作”。

  芭芭在去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说过“谈论文本和表演的关系,这是很表面的”。在戏剧史上,演员处理文本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表演为文本服务(for the text),另一种是将文本运用于表演中(with the text)。芭芭举例说,“京剧就是后者的典型,欧丁剧场同样也是。在欧丁的戏里,文本会被改动,或添加别的元素,当代剧场正是如此”。

  《盐》是先有表演,后有文本,去年在乌镇戏剧节上演的《鲸鱼骨骸内》也是如此,其中用到了卡夫卡的小说片段,但占全剧台词仅十分之一不到。除了台词,欧丁的戏一般还会由多种语言构成,所以如果观众希望通过读字幕来理解剧情,恐怕是行不通的。

  不少看过欧丁戏的观众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我没有看懂,但是我很感动”,1974年当卡拉里第一次看到欧丁的戏就不知何故流下热泪,而另一位中国导演孟京辉在去年看了欧丁的戏以后也发表了同样的感受。能够不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表演者自身的能量来打动观众,这并不容易做到。

  芭芭在去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道出这个秘密:欧丁的戏在首演之前都会先给镇上的孩子们看,并记录下孩子们的反应。“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知道这些还没有太多理解能力的孩子,他们如何去感受表演”。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