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厅获商业冠名 商业资本与文化演艺结合
2014-03-11 09:51:02 来源:汉网
冠名后的音乐厅希望更多观众走进剧院
冠名后的音乐厅希望更多观众走进剧院


位于延安东路523号的上海音乐厅,是一座有着84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昨日,在它的外墙上,赫然挂上了“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的崭新标识。

作为国内首个获商业冠名的专业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与全球领先音响器材生产公司森海塞尔展开了整体冠名合作,首期为3年。昨日,音乐厅所属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笑称门当户对,“这不是创举,而是国际惯例”。

冠名持续多久?

合作首期为3年

作为上海地标性的音乐演出场馆,落成于1930年3月的上海音乐厅是全国第一座专业音乐厅,也是第一座由中国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的西方古典风格建筑,1991年被列为近代优秀建筑。2003年7月8日,音乐厅整体平移,从原址向东南方向平移66.46米,整个建筑抬高了3.38米。 2004年10月1日,音乐厅重新开放。

平移后的上海音乐厅,今年步入第二个十年,如果说,第一次的“平移”是赶上了建筑技术的新时代,那么,这一次首度与商业品牌进行整体冠名合作,正式冠名为“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则显示了艺术与技术的再度“共鸣”。由此,上海音乐厅也成为国内首个获商业冠名的专业音乐厅。

记者了解到,冠名首期3年,合作顺利的话,下一个3年继续。昨日,全新logo已在上海音乐厅建筑上亮相,未来,所有门票、海报上都将体现这一合作。

商业资本与文化演艺结合?

联姻“是国际惯例”

作为首家进行商业冠名的国内专业音乐厅,上海音乐厅的“吃螃蟹”之举,自然逃不过一些议论:官方背景的文艺机构,怎么冠了外国人的名字?商业资本究竟怎么与文化演艺结合,才能达到双赢?

对此,昨日,张哲将之形容,“跨出了艰难但又成功的一步”。他解释说,所谓艰难,是指要找到一个与音乐厅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门当户对”的合作对象非常难,“说实话,我们多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但随便找一家,肯定会引起非议,有些品牌呢,又不匹配。我们想找一个和音乐有关的伙伴”。张哲坦言,作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上海音乐厅在资金方面一直存在着压力,“国内演艺市场在政策上还不够完善,这个问题光靠音乐厅团队本身解决,是有些困难的”。

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音乐厅方面就冠名事宜洽谈过多个商业品牌,诸如汽车、手表等品牌,但总觉得与音乐厅定位不太匹配,直到两年前剧院与森海塞尔接触后,才觉得找到了一个“与音乐相关的合作伙伴”。据了解,除了提供资金、音响技术、团队培训之外,森海塞尔方面并不介入音乐厅主体节目的选择,给予剧院自主权。张哲说:“这不是什么创举,而是国际惯例。这样的冠名,不会影响音乐厅本身的定位。我相信,我们跨出第一步以后,像这样的合作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2011年初,东方明珠在运营世博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就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引进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对文化中心进行冠名,6年总计冠名收入近6亿元,赞助收入占据半壁江山,彻底改变了单一依靠场馆出租维持营运的传统模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