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活用戏曲遗产 汉剧传承助推群文兴
2014-01-03 14:23:50 来源:

“我是真的喜欢汉剧,也想认真把它学好。”2013年12月19日,在陕西省安康市汉调二黄研究院“童子班”的训练场地,年仅11岁的胡紫熙成为陕西第二大剧种汉剧的“后备军”。60多名与胡紫熙差不多大小的童子班学员是3个月前通过1比5的选拔率“编班入军”的,报名的盛况可以说是安康“汉剧兴市”战略实施以来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

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汉调二黄,是国粹京剧的先声,属于“凡是看了没有人不说好”的文化遗产剧种,在安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挖掘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的潜能,并将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安康正在探索保护利用优秀文化遗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古老的汉调二黄也借此展现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力量。

公共文化品牌深接历史文脉

汉调二黄之源可溯至盛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在多年的传承发展中,成为具有鲜明安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高度的地方文化认同。

2011年5月,安康市振兴汉调二黄座谈会召开,响亮提出“振兴汉剧就是振兴安康”的口号,拉开了该市“汉剧兴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序幕。他们致力于打破长期以来公共文化建设和遗产保护结合度不高、工作“两张皮”的窘况,同时丰富公共文化建设内容,提供老百姓爱看、对口味的文化产品,突出公共文化建设的个性和地域性,开创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实践。

汉剧传承助推群文兴

“班社活则群文兴。以汉剧为主的民间班社,在安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充分调动社会有效力量,积极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建设,对于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用重大。”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局长杨海波向记者表示。

“截至目前,安康市共建规范化民间文艺班社210个,发展业余爱好者近5000人,累计演出1500余场次,学、唱、研究汉调二黄的人数大幅度增加,汉调二黄的振兴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一社一品’‘一团一品’局面正在形成。”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文化科科长陈启安说。

针对民间班社活动阵地不固定的问题,安康市群艺馆专门建成了方便自乐班社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文化艺术中心。

自去年以来,安康开展的文化单位、文明单位结对帮建民间文艺社团的活动,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文艺社团实行“以奖代补”。安康市汉滨区就专门出台了《汉滨区群众文化社团星级评定标准及奖励扶助办法》。“我们每年都会对全区的文艺团队进行一次评星活动,除了对星级团队给予几千元不等的奖励之外,还会在元宵节舞台上给他们颁发证书和奖牌,以鼓舞士气。”安康市汉滨区文广局局长罗先余说。

制度保障“汉剧兴市”顺利实施

“民间班社的活跃,并不意味着汉调二黄就能重拾昔日的辉煌。”汉调二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8岁的龚尚武向记者表达着忧虑,“资金少,缺乏专业人才支持,发展较难,仅靠一些老艺人的传承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层面的扶植。”

为使振兴汉剧各项工作科学有序、保障有力,安康市委、市政府先后颁布了《安康市振兴汉调二黄规划纲要》和《安康市振兴汉调二黄五年规划》,明确了“保护与传承、宣传与普及、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七大工程任务,并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县(区)财政分担的振兴汉剧保障基金,五年规划总投资2050万元。每年向各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下达年度目标责任书,按照“加大力度、有序推进、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以严格督查、督办、考核为手段,强化责任落实,实行责任追究。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汉调二黄已焕发生机。现在,除深入开展汉调二黄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的‘五进’活动外,更多适合中小学生唱的汉调二黄歌曲正在创作中。”在安康市汉调二黄振兴办公室副主任王军看来,“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条盘活文化资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惠及广大群众的文化服务之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