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芳带小剧团奔大舞台 在舞台积蓄艺术生命力
2013-12-19 14:21:55 来源:
《生命》剧照
《生命》剧照

 

张秀芳为基层群众送戏
张秀芳为基层群众送戏


  在她带领下,芮城县青年蒲剧团6年排演《“憨”局长还债》等本戏18部,荣获全国8大类16个奖项——

    张秀芳,1957年生,山西临猗人,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山西戏剧“杏花奖”和“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获得者,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协会会员,运城市人大代表、芮城县青年蒲剧团团长。1974年在万荣县剧团参加工作,1984年任霍州市蒲剧团业务团长,1994年调运城地区蒲剧团,2003年任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业务团长,2008年至今任现职。2009年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一等功,2010年获 “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

    虽处隆冬,晋南大地仍处处显露生机。

    12月5日,在芮城县青年蒲剧团的练功房里,演员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赴京演出紧张排练。团长张秀芳介绍说:“本月下旬,我们要在北京长安剧院演出两台新编现代戏,一部是《生命》,一部是《“憨”局长还债》。”

    2008年,正处在艺术巅峰期,张秀芳怀揣梦想,毅然离开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到芮城县一个濒临散班的院团创业。她的梦想是,弘扬其张派青衣,使古老的蒲剧艺术焕发青春,从这里飞向黄河金三角乃至更远的地方。

    张秀芳上任后,芮城县蒲剧团转企改制,更名为芮城县青年蒲剧团,不仅变得人才济济,精品迭出,市场广阔,而且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中国戏剧文学会会长曾献平先生高兴地称赞说:“南有绍兴,北有芮城。”

    机制活了剧团活了好戏多了

    初到芮城,张秀芳面对的是一个支离破碎、名存实亡的摊子。她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不是重敲锣鼓另开戏,解决剧团的生存问题,而是顺应戏曲院团转企改制的大势,从根本上对剧团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

    她说:“剧团改革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多演戏、演好戏、演观众爱听爱看的好戏,这样剧团才能有牢靠的观众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她把竞争招聘、动态考核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把优胜劣汰运用到演员队伍管理中来,将演员业绩同收益待遇紧密挂钩,实行绩效工资。机制活了,剧团就活了。

    “舞台上,没有作品不行。”她把剧目创作始终放在突出位置全力去抓。6年来,包括新编3部现代戏《生命》《“憨”局长还债》《会说话的苹果》在内,他们共排演本戏18部,获得全国8大类16个奖项。其中,《生命》2010年被评为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201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此外,还排演折子戏、独幕剧30多出,戏曲晚会20多场。如今,剧团已初步形成了“新创剧目打天下、移植剧目闯市场、传统剧目练队伍”的良好局面。

     线腔是一种稀有地方剧种,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芮城县独有,传承保护的重任自然落在了青年蒲剧团身上。在张秀芳的带领和悉心指导下,剧团新编创了《七斤三两》《没病找病》等10余个线腔剧目,其中线腔小戏《七斤三两》作为山西唯一入选剧目,参加了全国非物质稀有剧种展演并获得特别奖。

    以老带新以演代培以会代训

    2008年,剧团转企新组伊始,张秀芳就把艺术人才培养当作重要目标,有计划地解决后继乏人问题。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张秀芳不这样认为,她既当团长,又当师傅,手把手向年轻人传授自己的舞台经验,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所学交给年轻人。她说:“我们首推‘以老带新’,剧团领导和资深演职人员一带一培养年轻演职人员;‘以演代培’,把实际排练演出当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以会代训’,利用总结会、讲评会、研讨会和剧组剧情、角色专题分析会,进行有针对性地专业培训。”春华秋实,一批中青年演员迅速成长起来,很多人成了团里的台柱子,剧团逐步形成了以青年演员为主、行当齐全、角色整齐的演出阵容。在蒲剧界,30年来少有武戏上演,因为武戏对演员的表演功力、武功功底、记忆力和体力都是严峻的考验,但芮城青年蒲剧团的演员们做到了,先后排演了《金沙滩》《百岁挂帅》、剧《青蛇传》等一批文武兼备的剧目。

     演出“八个一样”演员“四个不准”

    “芮城县青年蒲剧团常年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建团两年就演遍了全县169个行政村。”芮城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苏民武自豪地说。

    “百姓是演员的衣食父母”“一切为了观众”,这是张秀芳挂在嘴边的话。去年腊月,青年蒲剧团在芮城县历山村下乡演出,突然停电。“不能让老百姓坐着干着急,咱得替观众想。”救场如救火,关键时刻,张秀芳果断决定:为观众清唱。寒风中,她亲自拿着手电筒照亮舞台。待故障排除后,张秀芳的双手早已冻得通红。

    采访中得知,张秀芳为了抓团风建设,专门规定了“八个一样”:城市演出和乡村演出、商业性演出和公益性演出、观众多和观众少、剧院演出和露天演出、演出收入多和收入少、晴天演出和雨天演出、本地演出和外地演出、比赛演出和常规演出都要一个样。每次下基层演出,农民们都像迎接亲人一样。6年来,剧团共演出1901场,还为老年人、 残疾人登门演出87场,到邻省外地巡演1277场。

    张秀芳始终把剧团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专门规定了“四个不准”,即不准向演出单位吃拿索要;不准接受单位和老百姓赠品;不准私自离团到不该去的场所;不准在驻地扰民。此外,张秀芳还把“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的思想植入整个团队,并从自身做起。她发扬老一辈戏曲艺术家“一棵菜”精神,主动当配角,主动跑龙套。在她带领下,团里逐渐形成了一股在艺术上你追我赶、在剧目上精益求精、在舞台上团结协作的好风气。

    在广阔的舞台上积蓄艺术生命力

    张秀芳主攻青衣,兼及老旦。师承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杨翠花,经过长期舞台实践的艰苦磨练,博采众长,她终于在青衣表演艺术上自成一派,被观众亲切地称为“青衣帮首”。《百岁挂帅》中的佘太君,《铡美案》中的秦香莲,《武家坡》中的王宝钏,《清风亭》中的张氏,《龙凤呈祥》中的孙尚香,《恨锁上阳宫》中的子桑,《骂殿》中的贺后,《生命》中的杨爱兰,等等,因为一个个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她多次获得市、省和国家级表演大奖。当年与“梅花奖”失之交臂后,她平静地说,尽管没有拿到“梅花奖”,但广阔的舞台同样为我积蓄了艺术生命力。

    心不离观众,身不离舞台。在张秀芳的心里,戏曲是她诠释生命意义的唯一方式,舞台是她和观众心灵交流的最佳载体。她以团为家,先后拿出10多万元积蓄为剧团购置设备和服装,她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扑到心爱的戏剧事业上。母亲去世的时候,由于有演出任务,她没能为母亲守灵。说到这里,张秀芳潸然泪下。

   “做戏剧人难,干戏剧事业更难。困境中,是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给了我们最大的鼓励。”张秀芳如是说。为帮助剧团转企新组,芮城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出台政策,打消了大家的顾虑。为解决群众看戏难问题,剧团坚持常年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为此,县里决定每演一场补助3000元,以资鼓励和扶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既送到了群众中去,也送到了演职人员的心坎上。

    因为有演员找她说戏,采访几次都被打断。这个时候,她是最投入的。她用自己的实践与执着告诉大家,戏如人生、角色如我。我们也一次次为她身上所呈现的品德与才艺、担当与睿智所折服。展望未来,她最想做两件事,一是把剧团里的好苗子都培养成才,二是找个德艺双馨的接班人,让芮城青年蒲剧团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