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闻晨报(上海)
《金牌律师》(资料图)。
新闻晨报7月11日报道 今晚,由朱丹、周一围主演的《金牌律师》 将在东方卫视迎来大结局,该剧播出以来引发了观众对于国产律政剧的讨论。曾拍摄过电影《西藏的天空》、行业剧《医者仁心》的导演傅东育表示,此番再度挑战行业剧,虽然还有不够成熟的地方,但毕竟做出了勇敢的尝试。
拍行业剧不仅仅是咒骂
虽有段和段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护航,但播出过程中,《金牌律师》里的朱丹和周一围等律师衣着光鲜,被认为和现实中律师生活差距较大,有专业律师称,让当事人上证人席搞混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诉讼制度,还有观众指出,剧中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并排坐的模式是照搬美剧,与我国实际国情不符。
傅东育不否认《金牌律师》借鉴了英美剧中律政剧的模式与经验,并对现实情况进行了艺术加工,“我认为不管什么剧首先要好看,而律政剧的戏剧化、强情节就来自于庭审戏。然而,在中国,现实中的庭审可以说是比较沉闷的,因为中国法庭由法官主导,而非律师主导。为了造成冲突和形式感,我们采用了折衷的方式,虽然和现实存在距离,但我觉得最终呈现还可以,退一步说,就算完全按照中国的庭审方式来拍,还是会有观众觉得假”。对于所有反馈,无论好坏,他表示挺高兴,“这意味着观众在看剧啊”。
而在拍摄《金牌律师》之前,傅东育曾经涉足过行业剧《医者仁心》。在国外,行业剧是常见的类型剧,诞生过不少经典作品,然而国内这一题材却非常少。国内行业剧难拍,一个原因在于审查限制,另一个则是行业压力,不过傅东育表示,自己的两部行业剧审查都很顺利,“我觉得关键在于创作人员带着什么心态去拍。中国处于转型社会,任何行业都面临着种种问题。拍行业剧,得怀着对于明天的期待来展现社会上的困惑和矛盾,而非仅仅揭露、咒骂”。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真正称得上行业剧的电视剧并不多,相对而言,英美剧对于行业剧有着一套拍摄模式,故事结构流畅而严谨,很值得国内同行学习。
“审美观在上海形成”
在北京“漂”了12年的傅东育,每每被同行问起“来自哪里”时,他总说自己来自上海。1986年,傅东育从杭州考进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如今是上影集团的导演。
从他的作品来看,电影和电视剧参半,导演的电视剧有《国门英雄》、《梧桐雨》、真人版《网球王子》等,而电影《西藏天空》让他获得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在他看来,电视剧和电影只是形态不同,没有高下之分,“电影更加诗化,像短篇小说,而电视剧更像长篇小说,两者的结构、拍摄方法是不同的,但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借鉴。相对来说,电视剧导演更在意叙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毕竟遥控器在观众手上。而对电影导演来说,电影写意的表达方式对拍电视剧也是有帮助的”。因此,即使《西藏天空》获奖频频,他并不会放弃电视剧,“在中国,导演的作品想要被更广泛的观众接受,还是得靠电视剧”。
而谈及北漂经历,他说,“在北京漂的比较多的是西北人和东北人,当有人问我来自哪里时,我就说是上影集团。我在上海读了大学、工作,这一辈子所积累的审美观都是上海培养的,有人说我拍得比较洋气,可能就是受到了上海的影响”。他表示,上海在电影工业方面有着沉厚的基础,虽然近20年来经历了低潮,但底蕴依然充沛,“我希望未来能在上海多拍一些作品,当然在我看来得改变一些观念,也该总结这么多年不够的地方,多些创新精神,不要那么地域化,应该拿出在全国、全世界都受欢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