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华商报(西安)
当“打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这一现象也逐渐从微博、论坛、新闻转向影视圈。刘德华正在拍《失孤》、赵薇正在拍《亲爱的小孩》,都属于“打拐”题材。而由知名编剧陈智创作、陶红主演的公益剧《宝贝儿回家》率先播出,戳中无数父母级剧迷的泪点,引发剧迷对于“打拐”带出的复杂且现实的“后遗症”热议。
陶红在片中饰演一位寻找丢失孩子的母亲
华商报6月13日报道 当“打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这一现象也逐渐从微博、论坛、新闻转向影视圈。刘德华正在拍《失孤》、赵薇正在拍《亲爱的小孩》,都属于“打拐”题材。而由知名编剧陈智创作、陶红主演的公益剧《宝贝儿回家》率先播出,戳中无数父母级剧迷的泪点,引发剧迷对于“打拐”带出的复杂且现实的“后遗症”热议。
>>后遗症一 孩子丢了,父母如何心理建设?
《宝贝儿回家》剧中,康小曼(陶红 饰)夫妇四岁的儿子琪琪在水族馆被拐走。为了寻回儿子,在事业上颇有前途的康小曼和丈夫辞去工作踏上寻子之路。但就像剧中康小曼的弟弟所说,有的家庭丢了孩子,丈夫想放弃但妻子不肯最终导致离婚。或者太长时间找不到孩子,夫妻承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疯掉一方自杀。孩子不幸被拐,夫妻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心理建设呢?
心理咨询师张芳说:“感情和睦恩爱的夫妻,如果孩子被拐,夫妻一般会成为彼此精神上的支柱,也会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目标,用好的方法寻找孩子。感情不睦的夫妻,孩子可能会成为弱势一方的精神寄托,孩子出事后,对一方的打击会强过另一方。这种情况下,在感情上对孩子比较依赖的家长想从家庭的角度去获取支持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建议通过心理辅导,让自己内心更有力量再面对现实伤痛。”
>>后遗症二 孩子找回,血亲养亲如何抉择?
即便幸运地找回孩子,但是经过漫长年月,孩子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模样,甚至可能已经忘记了亲生父母,完全融入到养父母建立的家庭亲情中。《宝贝儿回家》剧中租住康小曼夫妇房子,陪儿子畅想读书的张莹夫妇正是如此,学习优秀的畅想并非他们亲生。当血亲父母找上门认子后,难过的张莹夫妇竟然喝毒酒自杀。
心理咨询师吴莉莉说:“其实每个人都有两个家,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是心中的。孩子受到的关爱越多、亲情越浓厚,内心的家就越富有、强大,安全感就越强,自信心就越足,人格就越健全。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一个人内心的家要大于现实生活中的家。‘被拐’孩子随着时间推移,与亲生父母关系中断,与养父母建立起亲子关系甚至可能强过生身父母。”
那么面对抉择该如何解决?吴莉莉说:“孩子被拐打破了家庭的平衡,而几十年后的寻亲上门,又再次打破平衡,使孩子内心的家发生倾斜甚至轰然倒塌,引发新的矛盾和焦虑、纠结。对于孩子来说,一切要看自己的内心需求。”
亮点:片尾播出真实案例冲击力强
值得一提的是,《宝贝儿回家》放弃了传统的片尾制作方式,而是在每一集的剧情结束后,插入一个黑白画面的真实的寻子案例。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讯息并提供帮助。对于这种做法,剧迷纷纷点赞,读者刘星全告诉记者:“看第一集时以为后面的故事也是演绎出来的,结果看了几集发现每天都不一样,才明白这每一段都是一份‘寻子启事’,真是业界良心。”
总编剧陈智介绍,当时大家就是想在电视剧的片头和片尾加入丢失孩子的真实个案,最终确定加在片尾,“希望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千千万万的观众在收看的时候,有那么几个信息被人看到并提供给那些丢失孩子的家庭,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