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在战壕里 |
四川卫视史诗战争巨制《壮士出川》正在热播。剧中以淞沪会战拉开序幕,集集有战斗,还原了有真实原型的大小战例34个,再现了川军浴血奋战的悲壮和惨烈,表达了死字旗所象征的川军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而在剧外拍摄时,导演和一众主演也秉承川军精神带病拍摄、搏命演出,最终铸成这部让观众直呼震撼过瘾的史诗巨作。
川军:
携“死”字旗出川 64万伤亡惨烈居全国之首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虽然战火并没有烧到四川,但在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川军义无反顾请缨御敌。出川前,不少将士抱着誓死卫国的信念预立遗嘱,老人王者成更赠送给出征的儿子王建堂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边则写着上面这段令人动容的四字诀。秉承着这种大无畏牺牲精神,川军转战各地,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付出牺牲巨大,总计350万人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作为一部聚焦战争本身的纪实巨作,《壮士出川》里集集都有战争,所有战例均由真实战事改编而成,众多角色也都有历史原型,王长生一角即由王建堂演化而来。而死字旗这一代表性历史文物也被据实还原搬上荧屏,从开篇誓师大会上师长王铭章以旗激励将士,到剧末靳继忠捍卫旗帜屹立不倒,死字旗贯穿全剧,是川军牺牲精神的具象载体。该剧编剧陈庄曾在采访中表示:“死字旗最能代表抗战川军的精神,本身也很具传奇性。王建堂在战场七年多,受重伤四次,死字旗被血汗反复浸透,没有留存下来。抗战胜利回乡后,王建堂复制了一面,后毁于某次动乱,后重新复制又毁于5.12大地震。现存于建川博物馆的死字旗已经是第三次复制了,剧中所用也是由此复制而来。”
主创:
导演怕“死不瞑目” 演员第一集就险被炸飞
剧中川军将士不畏生死,浴血奋战,剧外拍摄时众主创也是全心投入、一丝不苟。拍摄时导演花箐一直深受病痛的困扰,口腔里长有像疱疹一样的神经毒素,疼痛不止,但是他却从未因此耽误工作。主演林江国(饰张抗)感慨称:“他每天都是托着腮坐在监视器前面,很有文艺范儿,虽然他每天很痛苦,但是这个动作很帅。”
除了对自身要求严格,导演还禁止所有演员带助手进入片场,以确保创作环境的纯粹。而为了捕捉到最完美的画面,导演使用多套电影设备从不同角度进行记录,还要求摄影师像战地记者一样,随时追踪战况。花导表示,自己很早之前就有拍摄川军题材剧的想法,但一定要拍好的使命感让自己压力颇大,怕拍不好对不起抗战烈士,自己也会“死不瞑目”,所以在拍摄时尤为谨慎。
战斗戏太多,拍摄时又正值寒冬,动作僵硬活动不开,所以三天两头有人受伤。林江国在谈及拍摄时曾这样透露:“第一集里面我要背着通讯员跑10多个爆点,跑的时候大脚趾踢提到战壕坚硬的泥土上,顿时影响我的行动,差点就被炸飞了。”此外,吴其江(饰杨彪)曾被刀刮到脸,当场流血,衣珊(饰葛薇)在山地急速奔跑时扭到脚,在相对长一段时间里行动不便。但是,为了实现最佳效果,所有演员爆破打斗等戏份都是亲自上阵,没有使用任何替身,一如戏中川军的英勇无畏。
观众:
战争片应该揭露战争本质 要像川军一样爱国
转战上海后,和在湖南、湖北等地播出时一样,《壮士出川》收获口碑颇丰,其中聚焦战争本身的史诗特质备受赞誉,川军死字旗所示无畏精神也感动无数观众。网友纵横天下323称“战争片,应该揭露战争的残酷性,现在那些抗战剧搞得打鬼子很好玩的样子。这部剧开了一个好头。”网友大明一族则表示“这部片子关于战争的描写,通篇没有半点夸张的地方,拍摄的非常真实。让我感觉到了战争的残酷,更加感觉到了英雄们的不易,更加让人对他们肃然起敬,觉得抗日英雄们的伟大。”
此外,《壮士出川》还引发了观众对于战争的深思,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上海德财投资总经理张晖在微博大赞《壮士出川》给力,同时称“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大明一族更总结出两点感受:“一,战争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能不发生战争就不要发生战争,二,但是如果外族敢略我国土,自己肯定会像那些英雄一样,拿起武器,毫不犹豫的冲向前线,去保家卫国。”
川军,作为抗日战争中一支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军队,此前鲜少被提及。如今《壮士出川》热播,全面还原了川军抗战史实,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引发了观众对于战争和历史的思考,值得关注。
四川卫视《壮士出川》每晚19:30火热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