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为《甄嬛传》正名:有思想穿透力
2014-01-04 12:38:59 来源:

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求是》杂志于1月1日刊文为“甄嬛”正名,称《甄嬛传》不是歌颂阴谋,而是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求是》杂志于1月1日刊文为“甄嬛”正名,称《甄嬛传》不是歌颂阴谋,而是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2012年,电视剧《甄嬛传》等宫斗剧曾引起争议,被指将“煽、色、腥”发挥到极致,充斥着争风吃醋、相互算计——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无限放大。但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求是》杂志于1月1日刊文为“甄嬛”正名,称《甄嬛传》不是歌颂阴谋,而是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请看《求是》杂志的评论,则于淡雅中见奇崛,将自己的激情润物无声般浸透到人物的每一个人生情境里,让观众切近地感受到人物的生命气息和精神光泽。

《甄嬛传》的启示

《甄嬛传》播出已逾两年,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还针锋相对。但不可否认,《甄嬛传》的受众愈来愈广,传播天地愈来愈大,给整个电视剧的创作生产带来深刻的启示。

艺术规律不会过时。当前一些影视作品,有意无意忽略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忽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精心塑造,甚至认为创新就是专门和传统“对着干”,只有“奇观”和“类型”才能与国际接轨。其实,最本真的东西恰恰是艺术作品最应坚守的魂魄。《甄嬛传》不蹈历史剧戏说的旧辙,也不循唯史实是瞻的图解式老路,实现了一次颇具文化意义的艺术突围。它让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不会过时,如果不能用好看的故事吸引人,用生动的典型感动人,用精良的制作愉悦人,再深刻的思想都无从谈起;自然,艺术也需蕴涵思想的精灵,否则就丧失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观众喜欢是硬道理。如何评判一部作品,由谁来评判,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是根本标准。文艺评价不能与观众的评价背道而驰。传播学中有个著名的“子弹论”,老假想观众是一群头脑简单的小兔子,看了言情剧,就学谈恋爱;看了武侠剧,就学飞檐走壁;那么看了《甄嬛传》,可能就学权术和阴谋。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我们应当相信观众是有审美鉴赏力的。文艺批评要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大众的审美心理,才能发挥好助推剂和清醒剂的作用,共同营造影视精品脱颖而出的良好生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